墻壁上的色彩
“塗鴉”(GRAFFITI)意大利文就是“亂寫”的意思,它是一種視覺字體設計藝術。塗鴉內容豐富,表達自由,會是變形英文字體、3D寫實、人物寫實、各種場景寫實 、卡通人物等等,塗鴉通常配以豔麗的顏色,容易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宣傳效果。
塗鴉的雛形出現在古羅馬時期,古羅馬人常常將「預言文字」與「抗議聲明」寫在牆壁上或公共場所之中,好讓人們都可看見,有些古代塗鴉至今仍保存於古羅馬墓穴裡面。街頭塗鴉則起源於上世紀60年紐約BronxZone,這是紐約最窮的街區,居住在這個區域的年輕人喜歡在BronxZone的牆面上胡亂圖畫各自幫派的符號來佔據地盤。
今日,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亞洲地區香港和台灣的街頭墻壁上的色彩吧!
01 香港
從荷李活道往上環方向走,沿途就許多色彩繽紛的牆壁,它們被繪以各式各樣的圖案和文字,使得建築較為陳舊的蘇豪區多了幾分新活力。
枯燥乏味的沿街墻壁在塗鴉的裝飾下現代又夢幻!


旺角聯運街,一條充滿街頭塗鴉的後巷。聯運街塗鴉主要是由香港街頭藝術組織——屎忽行所發起。聯運街塗鴉内含元素比較多,但是色彩明艷,有種令人看見就身心愉悅的魔力。



02 台灣
不止香港荷里活道等地有很多網紅「街頭塗鴉牆」吸引衆多游客打卡,台灣很多角落也能看見很多塗鴉作品,讓人不禁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台灣台北永康街就有一堵台灣國寶手繪大師顏振發所畫的 Gucci 全球第六座藝術牆,這幅塗鴉墻是 Gucci 繼紐約、米蘭、倫敦、香港、上海後,於全球發表的第六個「GUCCI Art Wall」藝術牆。這是 Gucci 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發起的計劃,意在傳達「生活即是藝術」的精神。

説到街頭涂鵶,西門町絕對擁有姓名。
舊屋添上塗鴉的裝飾,頓時活力四射,更顯生機。

高雄的苓雅迷迷村更是典型。老屋老村爲多的苓雅迷迷村打造成“藝術壁畫村”。32位藝術家為老區注入新生命力。
美國藝術家 Mona Caron,以象徵台灣“旺盛生命力”的紫錐花爲題材,創作了一幅高達13層的「亞洲最高壁畫」。

塗鴉早已不再是無業社青“亂寫亂畫”的代名詞,早已搖身一變,成爲街頭藝術形式的一種。其實不止香港和台灣,很多國家和地區官方都打造蘊含本地文化特色的宣傳塗鴉,成爲游人趨之若鶩的網紅打卡點,成爲宣傳當地旅游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