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 & MORE

  • 時尚

  • 生活方式

  • 藝術

  • 旅行

  • 關於我們

  •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 所有職位
    • 旅行
    • 生活方式
    • 流行服飾
    • 藝術與文化
    搜尋
    植根於非洲的艷陽
    Tim Ku
    • 2016年11月7日
    • 3 分鐘

    植根於非洲的艷陽

    Interview 與Halsted創辦人Fleur Heyns對談 作為城市人,提起非洲總是覺得陌生,但打從心底裡又會覺得人一生怎樣艱辛都要踏足一次這個遙遠的國度。由小到大對非洲的印象就是大草原與熱帶森林,還有的就是自由奔跑的動物。看動物可以去動物園,可是非洲的野生動物骨子裡卻寄存著與生俱來的自由。多年前因到南非旅行的Fleur Heyns,因喜歡上當地的陶瓷製品以及非洲的大自然,促使她於2013年創辦Halsted,將非洲藝術轉化為設計品,致力推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品牌更宣佈即將進駐香港,我們藉此機會訪問到創辦人Fleur Heyns以及其團隊顧問Byronie,更加深入了解他們的品牌故事和設計理念。 我可以從Halsted中看到野生、動物甚至自由的感覺。作為一個非洲設計公司,Halsted如何詮釋非洲的非凡? 非洲是地球上的一個很龐大的地方,我們來自南非,只是屬於非洲陸地上一個很小的國家。雖然是如此,南非這裡的文化很豐富,除了本土文化之外,亦有受到美國與德國文化的影響,就像是個文化大熔爐。Halsted起初是來自一所陶瓷工作室的創辦人Fée
    201 次查看0 則留言
    荷蘭畫家:Martine Johanna
    Refresh Moment
    • 2016年10月26日
    • 3 分鐘

    荷蘭畫家:Martine Johanna

    Interview Martine Johanna is a Dutch painter mostly known for her acrylic paintings on linen and wooden panels. Her works are hyper-saturated, seemingly light, but explore the duality between youthful naivety and anxiety-riddled adulthood. Female figures, fierce but fragile, often crowd the compositions and occupy the majority of the space gazing distractedly into the beyond. Making the viewer a voyeuristic part of the work. The paintings are visually stimulating and cheeky w
    250 次查看0 則留言
    網絡紅人和漫畫家:丁一晨
    Chelsea Wong
    • 2016年10月18日
    • 4 分鐘

    網絡紅人和漫畫家:丁一晨

    Interview M&M: 眾所周知,一晨您是一位網絡紅人和漫畫家,那麼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畫漫畫? Ding Yi Chen: 我從小就很喜歡畫畫,不過一直沒有系統學習,上學的時候還經常向當地報刊雜誌投稿。上了大學空餘時間多了,想把每天日常生活應該記錄一下,然後發在網上了,沒想到受到很多人喜歡,就堅持把丁小點的故事繼續畫下來了。 M&M: Your cartoons are very popular on the Internet. When did this passion of yours began? Ding Yi Chen: I’ve liked drawing every since I was a child, but I don’t have a systematical education about it. When I was in school, I often contributed my drawing to loca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 had more free time
    192 次查看0 則留言
    3D插畫家:Fabienne Legrand
    Refresh Moment
    • 2016年10月18日
    • 6 分鐘

    3D插畫家:Fabienne Legrand

    Interview Fabienne Legrand is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of PARIS VIII. She specializes in 3D real-time animation. She a well-known illustrator in France and throughout Europe, have over 20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of 3D computer illustration, and created a 3D animation studio. Fabienne Legrand畢業於巴黎第八大學,專門從事3D實時動畫,擁有超過20年3D電腦插畫的設計經驗,並開創了3D全息動畫工作室,在法國乃至整個歐洲插畫藝術界享有盛譽。 1. When did your passion for illustration started? 你什麼時候開始對插畫產生熱情 ? I remember I always drew si
    235 次查看0 則留言
    全球最貴的車站—紐約世貿中心交通轉運站 The Oculus
    Monica C
    • 2016年10月13日
    • 2 分鐘

    全球最貴的車站—紐約世貿中心交通轉運站 The Oculus

    今年秋天,從公布設計到主體建築施工完成花了十二年,動用了超過原本預算兩倍的紐約世貿中心交通轉運站(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 “The Oculus”),終於正式開放讓民眾使用。這個由西班牙著名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設計的車站,讓期待已久的紐約客們紛紛在第一時間前往目睹這無疑是紐約最新新地標的建築。 整個車站大廳目前只算開放一半,主要提供給搭乘行駛紐澤西和紐約之間的PATH鐵路乘客進出,許多地方也還在施工。接下來,預計將有超過一百家商店餐廳正準備進駐,雖然今年年尾才會開始營業,但幾乎所有到現場看過的人,都已被這建築獨特宏偉的氣勢給震懾住,無不讚嘆這根本是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這個全球最貴的車站,蓋在震驚世界的911恐怖攻擊事件遺址上,其建築外觀就讓經過的路人留下多種不同詮釋。有人形容這拱起來的建築和兩排往外射出的針狀石柱像是一隻刺蝟,也有人說遠遠看起來像是裸露在外的恐龍化石。據Santiago Calatrava自己描述,The Oculus外觀是一對張開的翅膀,就像是一隻「從
    337 次查看0 則留言
    把難民議題帶進紐約時裝界—Angela Luna
    Monica C
    • 2016年10月13日
    • 2 分鐘

    把難民議題帶進紐約時裝界—Angela Luna

    何謂有意義的事?每個人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本年度紐約時裝界最紅新人,要屬剛畢業於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九零後的小女生Angela Luna莫屬了。Angela Luna 所設計的「Design for a Difference」,「每一件外套都可以解決難民每天要面對的一個基本問題。」贏得了PARSONS2016年度最佳女設計師獎。小編就覺得這一系列為難民所設計的服裝非常有意義。 小編和Angela 相約在咖啡廳,暢談其設計理念。Angela 說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電視上看見溺死在希臘海上的敘利亞小男孩,心靈深受震撼。看到離鄉背井逃難的敘利亞難民們受著顛沛流離之苦,燃起了她的熱情,想利用她的專長,幫助現正受苦的難民們。她希望自己所設計的衣服不只是外表美麗,而是可以真正幫助人解決困難。Angela蒐集了各式各樣的資料,訪問人道救援組織去了解難民每日遇到的困難,最後知道一個安全簡便又可以棲身的帳篷是難民每日所必須。「我從難民的日常生活入手,去找出他們所面對的最關鍵的問題,」Luna解釋說,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住房、保暖、坐船需要的
    13 次查看0 則留言
    JumpFromPaper 破格2D包
    Refresh Moment
    • 2016年8月30日
    • 4 分鐘

    JumpFromPaper 破格2D包

    JumpFromPaper是一個來自台灣的品牌,從 2010 年開始,JumpFromPaper持續用一貫的幽默態度顛覆傳統對流行的想像,主張「任性做自己」的穿搭風格。翻玩錯視、打破常規,鬼靈精怪是JumpFromPaper的主要設計理念。連倫敦時尚部落客Susie Bubble、好萊塢女星Katy Perry都曾穿搭JumpFromPaper現身。 1. Jump From Paper 的品牌名字是怎麼來的? 其實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從紙上跳出來!鼓勵大家突破極限展現反骨的一面就是 JumpFromPaper品牌名稱最主要想要傳達給每個人的意義,將瘋狂帶進生活的每一天、鼓勵大家活出自我,JumpFromPaper 讓你想要突破框架、不為自我設限。 2. Jump From Paper這個品牌從構思到系列成品你們團隊是怎樣合作的? 從每一個系列的設計發想到生產、行銷等等的討論都是在 JumpFromPaper 內部發生,在決定一個系列的風格之前團隊會互相溝通各自的想法,不斷地交流直到每一個人都對新系列有同一個畫面之後才會開始執行,所
    237 次查看0 則留言
    何超盈:藝術新澳門
Sabrina Ho: New Macau with Art
    Chelsea Wong, Pedro Santos
    • 2016年8月9日
    • 8 分鐘

    何超盈:藝術新澳門 Sabrina Ho: New Macau with Art

    人們對何超盈的印象離不開「賭王千金」這個關鍵詞,但年僅25歲,滿懷天賦藝術才華的她卻是有著女強人的一面。因為自幼習畫並主修美術,她將在藝術方面的才華發揮在業務發展上,致力推動澳門藝術事業發展,為澳門打造國際化的藝術交流平台。Magazine &More有幸邀請到何超盈為我們分享她的工作經歷和計劃,以及對澳門藝術業的看法。 People’s impression of Sabrina is inseparable from her family’s history, but at the age of only 25 she shows another side as a career woman. She practised painting since childhood and majored in art, she use her artistic talent in business development, pay high effor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t in Macau as to
    859 次查看0 則留言
    簡約生活美學
Kaschkasch Cologne
    Refresh Moment
    • 2016年8月1日
    • 2 分鐘

    簡約生活美學 Kaschkasch Cologne

    成長於資訊爆發的時代,年輕設計師要找靈感其實不難,又或者是習慣所然,打開電腦按幾個鍵就可。不過這對來自德國的設計組合Kaschkasch Cologne就反而喜歡從日常生活微細處以及細節著手,即使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街市甚至工地地盤,都會成為他們尋找設計靈感的來源。正因為這種如此「落地」的觀察力,才讓他們的設計能夠零距離貼近日常生活,讓用家感受「用得著」的美好。 發現生活小確幸 這對來自德國的設計組合Kaschkasch Cologne,跟好多人一樣,組成設計組合的背後原因就是大家合得來。Kaschkasch Cologne由兩位80後年輕人Florian Kallus以及Sebastian Schneider於2011年組成。二人由讀書的時候已經認識,及後共同參與一個設計項目,始發現大家的設計理念相近,於是畢業後就自組設計公司。每個年代都有其優點,新一代的年輕設計師可能於實戰經驗方面不足,不過二人並不是希望於作品上雕花,反而是著重精準的線條及幾何學,構成簡潔俐落的產品造型,並暗藏一些小細節在其中,讓用家可以享受發現的樂趣。 細節就是一切 以Kasc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The Father of Lusofonia Art in all China
中國葡韻藝術之父
    Pedro Santos
    • 2016年7月22日
    • 4 分鐘

    The Father of Lusofonia Art in all China 中國葡韻藝術之父

    Eugénio Novikoff Sales already has a vast career as a painter with over three decades of experience, winning several awards and performing exhibitio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 Macanese painter - who belongs to the Olympic Fine Arts Association - has a very peculiar style, with lots of colours and shapes, able to capture the attention of the viewer. Because of this, as well as his background in Africa, which is very present in his paintings, the local artist alread
    219 次查看0 則留言
    窮人恩物-紙包飲品盒秒變錢包
Reusing The Paper-insulated Drinks Containers
    Refresh Moment
    • 2016年7月5日
    • 1 分鐘

    窮人恩物-紙包飲品盒秒變錢包 Reusing The Paper-insulated Drinks Containers

    當你聽到「收皮」時,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粗俗說話?還是罵人的話? 「收皮」是香港俗語,意思是叫人住口或滾蛋,也有「玩完」之意。但原來香港現在的「收皮」都可以跟環保拉上關係。說的是香港這個本土品牌,抱著人棄我取的精神,積極把垃圾重造變成獨一無二的日用品。 紙包飲品盒多為鋁箔盒,主要由纖維較長的紙張製作,約佔七成,塑製品原料的聚乙烯約佔兩成,餘下是鋁。其實飲品盒回收價值頗高,不過由於成份較為複雜,因此常被視為不可回收物品,送往堆填區。 這個手作團體利用大家平時飲完就掉到垃圾桶的紙包飲料盒, 製作成既環保又實用的特色零錢包。 Saupei更會不定時開設工作坊教學製作零錢包 250ml的飲品盒可製成散紙包。 這款錢包由375ml飲品盒製作而成,除了可以放鈔票外,更有兩個卡位。 這款零錢包是不是很眼熟呢? 其實它就是用大家在街邊買東西的膠袋加熱而成。 加熱的過程其實在家用熨斗也可做到,不過力度、熱度要小心調校。 除了飲品盒可再用外,米袋、零食包裝袋也可變身為斜揹袋,另有一番特色。 這些再造品大約可用4至5個月。 雖然未必是十分耐用, 但至少可以讓這些「垃圾
    498 次查看0 則留言
    Indigo Living 秋冬系列:                              阿拉伯風情畫
Indigo Living Autumn-Winter Series:
    Tim Ku
    • 2016年6月28日
    • 6 分鐘

    Indigo Living 秋冬系列: 阿拉伯風情畫 Indigo Living Autumn-Winter Series:

    每逢到藝術博物館或新派摩登的精品酒店,眼睛感官都會不期然被富麗堂皇的設計吸引,回到家中又想將居室佈置得高貴一點、亮麗一點,而充滿異國風情的熱情沙漠風格就是最好的選擇。 Whenever we visit modern museums or new modern boutique hotels, our sight is always attracted by those splendid designs. When wanting to decorate our homes with a bit more class, the exotic desert style is one of the best options. 家中施展神秘魔法 Put a spell at home 今次就為大家介紹亞洲及中東地區室內設計潮流的帶領者、擁有三十多年經驗的時尚家俱飾品店 Indigo Living 的最新秋冬家俱及飾品系列。這個秋冬,阿拉伯魅力席捲全球,要為家居注入神秘魅力,從摩爾建築的暖熱色調、幾何圖案,再運用大量的金黃色裝飾,要將居室變身成令人目不暇
    9 次查看0 則留言
    我是我自己的風景 I Am My Own View
    Vivivong
    • 2016年6月27日
    • 3 分鐘

    我是我自己的風景 I Am My Own View

    每一個人都不想成為「別人」,但自己卻發現自己常常好像有許多個靈魂、許多個處境。澳門藝術家陳慧雯,以一系列的自畫像告訴了別人,也告訴自己,人的情感是如此的直接、坦白且純粹。 No one wants to become like the others, yet we often find ourselves having too many “souls” or stuck in so many familiar situations. Wai Man Chan, Macau Artist, reveals herself to others with a series of self-portraits that show that human emotion is so direct, genius and pure. 自小喜歡畫畫的她,出生於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因此也與大家所想的一樣,認為做畫家真的是一件很虛幻很虛無的想法。當時覺得,不如到台灣學室內設計吧,覺得都跟畫畫有關,應該可以一嘗做喜歡的事情的心願。後來慢慢發現,設計與畫畫大有不同,甚至
    182 次查看0 則留言
    London – A Creative Cluster or a Gentrification Problem?
    Fiona
    • 2016年6月21日
    • 4 分鐘

    London – A Creative Cluster or a Gentrification Problem?

    東倫敦: 創意聚集地還是中產階級化問題? London – A Creative Cluster or a Gentrification Problem? 在前肖迪奇時代,當伦敦東西部明顯分成兩個不同的經濟和種族階級时,那些倫敦西邊長大的人膽怯於涉足超越他們地理上的邊界。儘管被認為不安全和破舊,東倫敦仍有作為城市化藝術社區的優勢,那就是它的工業建築空間,就像一盞照亮城市藝術社區的明燈。今天,東倫敦正面臨著其工人階級逐漸增長的問題,中產階級一直增加的速度猶如資本騎著文化的東風。 In the pre-Shoreditch era, when East and West London were distinctly split between two tiers of economic and racial classes, those that grew up in London’s west end were shy to step foot past their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Touted for being
    168 次查看0 則留言
    The Power of Art in a Public Place
    Pedro Santos
    • 2016年6月17日
    • 4 分鐘

    The Power of Art in a Public Place

    The Power of Art in a Public Place 藝術在公共場所的力量 弗洛倫泰因·霍夫曼創作的26米高大黃鴨在全世界都相當有影響力。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橡皮鴨,也是展示这位荷蘭藝術家創造力的一個好例子。引人注目的大黃鴨周遊過全球不同城市,從奧克蘭,聖保羅到香港和大阪。而最新的消息指出它可能會在四月份左右來澳門。在繁忙的日程中,這位藝術家抽空回答了本雜誌Magazine & More的問題,當中談到了他的藝術影響,未來的計劃和面臨的挑戰。 Florentijn Hofman created quite an impact in this side of the planet with his 26-metre-high yellow rubber duck,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and a great example of the creativity from the Dutch artist. The impressive rubber duck travelled the world in ma
    6 次查看0 則留言

    Magazine & MORE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電子郵件 : info@boson-mc.com
    電話 : +853 2896 5478

    PRNEWSWIRE@2x.png
    • Magazine and More - Macau | Facebook Page

    © 2022 by magazinemore.com

    隱私政策
    條款和條件
    Chinese
    ZH
    Chinese
    ZH
    English
    EN